帮助13000个破碎的家庭实现团圆,这是老马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3-10-26 15:59 来源:滁州市公安局 阅读: 字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宣部、公安部通知要求,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系统组织开展2023“最美基层民警”宣传发布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公安民警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更好地担负起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的重大责任,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公安力量。即日起,“安徽警方”新媒体推出#寻找最美基层民警#专栏,讲述新时代安徽民警故事。



老马识途义薄云天 民本情怀笃志不移
——记定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科技信息通信室警务技术二级主管马义民


图片
春秋时期,齐桓公出征迷路,管仲利用老马智慧,寻到回家路,有了“老马识途”的故事。
在滁州定远,也有老马的故事。
今年58岁的定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科技信息通信室警务技术二级主管马义民,出身于警察世家,当过兵,与无线电打过十多年的交道,如今是安徽公安科技信息领域的卓越工匠
说起这位老马,他很少亲自为嫌疑人戴上手铐,但几乎每一次锁定犯罪的背后,都有着“识途”绝活的支撑通过一双“鹰眼”,在科技的帮助下,从海量数据中让案件从大海捞针走向峰回路转,用爱为破碎的家庭拼齐被时光撞碎的全家福。
他的绝活来自科技,来源于视频巡查,他是一名追寻痕迹的人。

为破碎的家庭

拼齐全家福

推开滁州首位以民警个人名义批准成立的工作室——“马义民视频巡查工作室”的房门,最吸引眼球的当属6个长方形镜框,镜框里满满当当全是锦旗的照片。
                 图片
                                                 ▲蚌埠市救助站送来锦旗 马义民(中)

“这里面总计112面。”身边同事王敏慧说:“这只是一部分,多数没有来得及拍照。”

到底收到了多少锦旗?其实马义民也没细数过。

每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案(事)件的水落石出,一幕幕亲人团聚后悲喜交加、催人泪下的故事

“马哥,昨晚又熬夜啦!你千万要注意休息。”每次看到熬红双眼的马义民,同事们总是心疼地提醒着。

睡觉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然而对于马义民来说却是奢侈品。

自从成立工作室后,他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整天在无数信息比对中度过。   

工作室宣传栏里“人民在我心中”“无形战线,无名英雄”的字句,表达着马义民的心声。

当记忆被时间格式化、眼里的希望已然风干,没有了乡音、没有了姓名,能找到回家的路吗?公安机关是他们最后一丝希望。

与救助站结缘,需从一次寻人说起。                           

“马警官,你一定要帮帮我,帮我找到弟弟。”
一年的夏天,烈日也没能阻挡定远县李华忠的脚步,这次他来的目的,是请马义民帮助寻找走失的弟弟李华成
他们的父母去世后,患有智力障碍的李华成随大妹妹生活。2013年,他外出后走失。李华忠为找回弟弟,学会驾驶,又攒钱买辆车,每逢节假日就外出找寻。
接到任务,马义民立即开始加班加点在海量信息中进行查找比对,一种方法不行,又换另一种方法,反复尝试后,终于比对成功。
等待了半个月,远在数百里外铜陵救助站的李华成,终于和亲人团聚。
这天,沉默寡言的李华成,见到哥哥时,迷茫的眼神中突然有了一道光,顿时手舞足蹈,又哭又笑,像一只归巢的小鸟,扑到他的怀中,嘴里一直含糊不清地说:“回家,回家……”
一旁的马义民湿润了双眼,他了解到救助站里像李华成这样,迷途失去亲人的不在少数。
从那次起,马义民率先与安徽本地民政部门合作,利用公安科技,帮助更多人踏上寻亲之旅。
当月,安徽省内救助站就有400余名长期滞留的被救助人员,寻到家人。
一位位无名氏变成有名氏,一位位无家可归人终于找到了回家路,一张张被时光撞碎的全家福被拼凑整齐。
当笑容重新印在他们脸上时,冲淡了所有悲伤。

图片

                                        ▲马义民(左三)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录制现场。

1953年1月,上甘岭战役刚结束不久,一支没有任何光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在朝鲜战场创造奇迹。3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组成了狙击小分队,一个月内毙伤了214名敌人,领头的便是赫赫有名的神枪手张桃芳。
2023年9月,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找到马义民,希望他帮助找到张桃芳另外两名战友
跨越60余载,手头资料除了姓名、籍贯几乎为零,寻找该从何处着手
根据过往的寻人经验,马义民将自己惯常使用的搜索比对方法逐一应用,却始终一无所获。
时间一天天流逝,难道就这样放弃?
一次办案时的灵光一现让他突然有了思路。“新中国成立前取名大多遵守辈分,而姓氏与辈分的结合极有可能体现着地域特色。通过籍贯,加上姓氏与辈分的关联,就能缩小地域范围。”
马义民立刻用最原始的方式,关联出近百位人员,逐一分析、寻找可能隐藏的地域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宁彩堂和李彪两位老人,挖掘出更多鲜为人知的英雄事迹。
如今,在参与案件侦办之余,马义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救助站查找流浪人员信息,累计帮助了1.3万个破碎的家庭实现团圆。在他的联系和感召下,组建的寻亲工作群从1个变为5个,群员覆盖除港澳台外所有省份的1200多家救助站。寻亲团队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栏目组、今日头条、安徽广播电视台等建立了成熟的寻亲合作机制,每天都会产生出数十例寻亲成功的案例。

找到所有坚守的

最终意义

追逃,是公安民警与对手进行意志的较量,更是智慧的较量。对每一名在逃人员,马义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手段、动用一切资源将其缉拿到案。

救助站里有人找到了久违的亲人,也有人漏出“蛛丝马迹”。
在寻找回家路时,马义民的“鹰眼”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线索。
图片

                                                           ▲民政救助认亲会

2021年3月,濉溪县救助站发来一批流浪人员照片,请马义民帮助查找身份信息。
“这个人眼神不对!”多年的经验和职业的敏感,其中有一名流浪人员的照片引起了他的关注。马义民第二天就和同事一道驱车300多公里,以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接触了此人。
一番接触后,更坚定了马义民的猜测,回到单位,经过3天时间的综合比对,确认此人就是河南警方网上追逃了25年的命案逃犯王某
2020年9月20日,忙碌一天的马义民正要下班,突然接到云南瑞丽民政部门求助,希望能帮助核查一名自称“罗某”男子的身份信息
马义民不顾疲劳,十分爽快地答应下来,立刻展开工作。经过两天的比对研判,惊讶地发现,这个自称“罗某”的男子,面部特征与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新疆警方网上追逃的马某极其相似
有了线索,民警立刻出发赶赴云南瑞丽。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罗某”的行踪展开调查。从救助站到“罗某”最初被发现的地方,再到各个公园景点,追捕民警经过连续数日的走访、摸排,最终于26日凌晨在“罗某”的“住处”——电动三轮车,将其控制
面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民警,罗某慌了。
“马某。”民警一下喊出罗某的真实姓名。
“我姓罗,不姓马。”
“罗某”矢口否认其系24年前杀人在逃人员马某。
在民警说出其哥哥马某某的姓名时,“罗某”终于低下了头。在一系列铁证面前,“罗某”最终交代了自己确系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网上在逃人员马某。
罪恶并不因时间而永远被掩盖,命案积案的破获,有着无数民警的努力。“我不是天生的鹰眼,只是与屏幕的对抗更久一些。”马义民说,对他来说,寻找就是一场场战役,要想打胜仗,必须用无比坚强的毅力去投入。在举步维艰中,拨开迷雾,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找到所有坚守的最终意义。

实战需要什么

服务就到哪里

视频巡查是啥?如何服务实战?

这放在2006年,是道“送命题”。
可当时,马义民偏不信,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与公安科技信息技术较起劲。

图片

                                                           ▲马义民工作照

要想发挥视频巡查的作用,首先要考虑的是监控的位置。
彼时,经费不足,所有地点的选择都必须再三斟酌。
为了这事,马义民没少操心。跑刑侦大队研究发案规律,泡资料室研究监控的角度、光源,蹲街头巷尾选择点位……就这样初期视频巡查的模型,在他的努力下搭建完成。
有了监控,那必须最大化发挥它的作用。
百姓看公安,关键在破案。那时,盗窃家畜家禽案多发,盗窃团伙多采取驾车流窜作案方式,且使用遮挡号牌、更换车辆等多种反侦察手段。
群众利益无小事,必须尽快破案。
但在那时,视频巡查发挥功效需一帧一帧看。
只要来过,就肯定会留下痕迹。为了找到线索,我像着了迷一样,白天黑夜一遍一遍查看……”为了破案,马义民像拧紧了发条的钟,日夜不停连轴转进行信息比对。连续十几个日夜,通过细节特征碎片化分析,作案车辆被找到了……
“各单位注意,准备抓捕。”当顺利抓获嫌疑人的消息传来时,专案组的民警群情振奋,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此时已是雄鸡破晓,微霞显露。
马义民更是热泪盈眶,一连多天的辛劳终于没有白费。
2019年5月5日,马义民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
刚接通,电话那头传来定远县公安局交管大队事故中队民警焦急声音:“马主任,我们这里有起案件,想请您帮助研判。”
“好,有困难尽管来找我。”马义民当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这是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件。凌晨时分,在邻县与定远交界处,一辆车撞上行人后,趁着夜色逃离了现场。
交警赶至时,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事故发生的时间也无法确定。
看似无解的案件,这次马义民又出马了。
大网撒出,线索也慢慢被发现。
经法医鉴定,事故发生的时间段大概在前一天晚上10点至当天凌晨3点;经视频监控反映,死者往定远方向行进,但其身份一直未被确认。
有了预估案发时间段,只要车辆驶过,就会留下痕迹。此后,马义民重点查看案发地段前后卡口视频监控,对所有路过车辆逐一排查。
“根据碰撞的部位,放大经过卡口处的车辆图片,一帧一帧、一辆一辆查找。”此后,他一天一夜未睡,眼睛熬红了,渴了就喝一杯热水,饿了就泡一桶方便面,实在困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一会盹。
经过对560多张图片的仔细比对,一辆红色大货车进入马义民的视野
“根据图片和视频显示,该车辆右前灯上方,有个长度约10厘米的裂痕,符合被撞死者的身高。”
这是台高3.3米、宽2.5米的大货车,10厘米的痕迹相对于巨大的车头来说,微乎其微。正是这个普通人不易发现的痕迹,让警方直接锁定车辆,找到肇事嫌疑人。
案件的破获,让马义民收获满满,对于视频侦查系统使用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你看,系统使用时,需要将所获信息分开查询,浪费时间不说,办案使用极为不方便……与其这样分割,不如将它们整合。”
“咱民警24小时,一帧一帧盯着看,眼睛实在受不了,能不能优化视频结构,让系统自动捕捉需要的画面,再根据研判线索,追出目标人物。”
……
一条条建议被提出,一个个模型被改进,服务实战越用越顺手。
在万千罪案现场如拼图般还原出事情真相,于扑朔迷离中刺破壁垒,锁定邪恶的源头,在前行与守护的路上,马义民深刻意识到让科技民警参与实战,了解基层民警需求,总结出技战法,这才是精髓。
实战需要什么样支撑,技术就跟进到哪里。此后,马义民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紧跟视频巡查方面的最新技术,始终着眼辖区发案的最新趋势,总结出“细节特征碎片化组合”等多项切合实际的打法战法,成为安徽公安在视频侦查领域的一线专家。
截至目前,他通过实践应用向系统开发单位提出近30条意见建议,协助基层所队侦破各类案事件1000余起,为一线实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服务人民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今年58岁的马义民,组织上照顾他,曾不止一次提出将其调整至相对轻松的岗位。

但是每次都被他婉言谢绝。

图片

                                           ▲马义民获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颁发的最美志愿者奖
我和视频巡查打了一辈子交道,就爱这一行,只要还没退休,就会坚守岗位,争取协助办案部门多破一起案件,多帮一名流浪人员找到家人。”
现如今,马义民和局里“小年轻”一样,晚上值班、上路巡查、视频追踪……每项工作都不曾落下。
但为了这件事,马义民的爱人韩菊没少抱怨过。
“儿子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都没见过老马,家里的事情更别说指望他。”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普通人家看似寻常的幸福,却成了马义民家最奢侈的幸福时光。
从警30年来,马义民留给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一有时间就泡在单位,盯着屏幕,错过了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可儿子马光宇却不这么认为,从小到大,他总是很自豪地和朋友说:“我爸爸是警察,他能抓坏人,能保护我们大家。”
做一名让儿子佩服的人,当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这一直是马义民追求的目标。
还有1年多时间就要退休了,马义民拧紧的发条或许可以松松劲了。

图片

                                                     ▲与救助站工作人员交流
可谁又知道,为了退休后继续之前的事业。2022年,马义民牵头发起了名为“定团圆”“老兵寻”等公益项目
为了让家人更多了解他的工作,马义民更是将爱人韩菊、儿子马光宇吸纳进来,参与项目的各类大小事务。
“这里面有我的家人,有我的徒弟,还有民政、街道、志愿者等等各界热心人士,即使退休以后,只要人民需要,我会继续干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忠诚和坚守,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目前,“定团圆”的公益组织取得了滁州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月评十佳”的荣誉。因良好的家风,马义民家庭先后荣获全国“五好”家庭、滁州市“文明家庭”等荣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警30年,马义民用忠诚、担当、奉献精神诠释了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满腔热忱和家国情怀。